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远超恒生指数及沪深300表现

财联社11月7日讯(编辑 胡家荣)2025年前三季度 ,拥挤度港股市场在流动性改善与风险偏好回升的港股双重推动下迎来显著上涨 ,恒生科技指数以21.94%的基金季报涨幅领跑主要股指,远超恒生指数及沪深300表现 。透视

国金证券在其最新研报中指出,总规港股基金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 ,模突暗区突围但投资风格明显向头部科技股与创新药板块集中 ,破万攀升阿里 、讯再腾讯等巨头的拥挤度“拥挤交易”现象进一步加剧 ,而银行等高股息资产遭冷遇 。港股

远超恒生指数及沪深300表现

三季度各类港股基金平均回报均为正。基金季报其中,透视冰块直装V5.0无需卡密“港股QDII-主动”和“港股通-主动”两类产品表现领先,总规平均回报分别为22.43%和20.11%,模突主要受益于当季涨幅突出的破万攀升创新药主题基金多为主动管理型  。而“港股通-ETF&被动指数”类基金因配置较多弹性较弱的高股息和金融类ETF ,整体表现相对落后 。

在规模方面 ,截至三季度末 ,港股基金总规模显著扩张,合计达到10330.08亿元 ,环比大增67.98%;基金份额合计8810.67亿份 ,环比增长42%。暗区DY直装6.2免卡密当季新发基金数量达62只 ,较上季度翻倍 ,新发规模为308.24亿元 ,增幅明显 。

持仓方面 ,三季度港股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93%,较上季度有所上升,且指数型产品股票仓位持续高于主动管理型。港股配置比例平均为86%,环比略有提升 ,指数型基金的嘎嘎直装Ⅴ6(破解版)暗区港股仓位同样长期高于主动管理型。

从板块配置来看 ,科技(37%)和消费(25%)仍为前两大重仓板块 。医药板块获明显增持(增加3个百分点),科技板块则出现减持(减少2个百分点) ,部分原因在于三季度热门的算力概念在港股中标的相对有限,部分资金转而投向弹性更高的创新药板块。

行业分布上,传媒板块连续四个季度位居重仓行业首位 ,占比微增0.26个百分点;商贸零售持续位列第二 ,且在三季度重现上升态势,提升2.45个百分点;医药板块排名升至第三 ,公益直装17.0免费暗区连续两季增幅显著 ,上升3.09个百分点;非银金融板块增幅最大,占比达9.36% ,排名上升两位至第五 ,环比增加4.16个百分点;银行板块因弹性较低被明显减持,减少3.32个百分点。本尊科技整体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个股层面 ,阿里和腾讯作为前两大重仓股,“拥挤度”进一步上升。三季度港股基金重仓股市值占比前十依次为:阿里、暗区(风暴直装)腾讯、小米  、美团 、快手、中芯国际、网易 、比亚迪 、京东 、信达生物。其中阿里排名升至第一 ,腾讯位列第二。阿里因“互联网+AI算力”概念获明显增持(增加3.25个百分点) ,中芯国际也获加仓(增加1.22个百分点)。

从重仓基金数量看,前十名个股分别为 :腾讯 、阿里 、小米、中芯国际、美团、快手、信达生物、比亚迪、中国移动、泡泡玛特。中芯国际排名上升三位至第四,美团和快手各降一位 ,信达生物为近四个季度首次进入前十。阿里和中芯国际获较多基金增持,理想汽车及多只银行股则被减持 。整体持股风格进一步向大盘股集中,800亿市值以上公司占比升至94%。

重仓股集中度也有所上升。三季度 ,TOP50、TOP100  、TOP200重仓股的集中度均出现不同程度提升,显示港股基金不仅在头部个股上“抱团”加剧,整体持仓也趋于集中。具体来看 ,TOP50重仓股市值占全部重仓股总市值比例达89.04%,环比上升1.67个百分点;TOP100集中度为95.88%,上升0.56个百分点;TOP200集中度为99.40% ,微升0.09个百分点 。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 ,尽在新浪财经APP

分享到: